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-工作动态

开放崛起五大行动:湘西泸溪,就业扶贫的同时解决企业劳动力短缺问题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8-11-30 字体大小:
    来关注“开放崛起五大行动”专栏。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,当地将贫困户集中到高新区附近安置,吸纳贫困户到园区企业就业,不仅增加了贫困户收入,也为园区企业提供了劳动力。记者冉自春报道:  
    湘西州泸溪县楠木洲社区居民王长明,是湖南金昊新材料公司的一名工人,在金昊科技上班以前,王长明一家主要靠务农维持生计,一亩地一年仅有1000多元收入,而现在,王长明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,而且可以就近照顾家人。  
    “以前在家务农,一亩地搞粮食,一千斤两千斤样子,1000多(块钱),在家里收入实在太低了,除去化肥农药,就没什么东西了。现在随便一个月都可以挡一亩地了。” 
    金昊科技是一家从事光伏铝粉、微米/纳米级金属粉体等材料生产研发的企业,产品主要用于航空航天、核能发电等领域,是美国、韩国该材料的主要供应商。企业用工方面,贫困劳动力占到了企业总用工数的26%,企业每年为贫困劳动力发放工资318万元。湖南金昊科技总经理李代水:  
    “我们公司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5户、98人,同时,我们有自己的扶贫村,还有重点贫困户的联系人和联系点,还要资助一些非常困难的小孩、学生。”  
   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,泸溪县将贫困户集中安置在泸溪高新区,由园区企业吸纳贫困户就业。目前,泸溪高新区已累计解决3000多名贫困户就业问题,月收入普遍达到3000到4000元,预计明年全面脱贫。泸溪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田熙学:  
    “基本上搬迁过来的,这个安置点也就在园区边上,他们也住在这里。要让他们稳定脱贫,那么我们就就近安排劳动力,把他们全部都安排在企业里面。” 
    2014年到2017年,湘西州累计脱贫40.88万人,贫困发生率由31.93%下降到了10.41%,转移劳动力到沿海发达地区就业不仅为湘西州脱贫攻坚带来了实效,也为湘西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劳动力基础。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:  
    “我们自治州有80万人到外面打工,其中有23万是贫困人口,发达地区给我们培养了一批熟练的工人,这批熟练的工人到外面既培训了技能又增加了收入。走出去,再回来,这里面就为下一步承接产业转移从各个角度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。” 
    下一步,湘西州将通过依托现有园区,引进一批文旅、农业、商贸物流等企业,助力脱贫攻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。  
    “用园区来带动农业特色产业,它就规模化、标准化,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、和市场的对接水平就不一样了,也包括把贫困户稳定脱贫、稳定增收结合起来。” (湖南电台)
    主播:易天, 思远
    编辑:于红臣 
    责编:果夫 
    监制:宁炜
相关文档: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
关闭 打印